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如何提升

发布时间:2021-08-06 来源:本站 [slide:title]

  做好物业管理工作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全力推动的一件民生大事。如何实现从“物业管理”到“物业治理”、从“人有所居”到“人有宜居”,进一步满足百姓对美好物业的期待?日前,市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专题协商议政。

  物业服务全覆盖下的“矛盾焦点”

  近年来,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管理行业主管部门以“物业服务全覆盖,物业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物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明显加强,业主自治组织建设逐步完善,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为目标,竭力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约320家,实行物业公司管理的住宅小区共720个,总建筑面积约95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共有物业服务企业170家,实行物业公司管理的住宅小区375个,总建筑面积4500万平方米,总住户40余万户。市区共有保障性住房小区118个,总户数约10万户,现有老旧住宅小区340个,总户数约12万户。目前,市区所有老旧小区均实行政府托底的基础性物业服务,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市政协常委、城乡委主任季平认为,总体来看,我市物业管理“有基础、有机制、有亮点、有成效”,也存在理念不够到位、机制不够协调、措施不够有力、服务不够周到等问题。小区自治难度大,权力缺乏有效监管;行业质价不相符,市场陷入恶性循环;房屋质量不达标,引发后续管理问题;企业服务不到位,公共收益管理混乱等“矛盾焦点”,离百姓对“美好物业”的期待尚有距离。

  从“物业管理”到“小区治理”

  “国家层面已经将物业管理纳入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然而人们的物业管理理念仍处于低位,甚至存在‘错位’,需要校正。”季平表示,通俗地讲物业管理,是指对小区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等。而业主需要的物业管理包含安全、卫生、消防、文化等多方面,实质属于基层治理范畴。物理管理水平要跃升,首先需要理念跃升,破解概念的错位、责任的错位、路径的错位,要发动物业企业、社区、政府部门、业主等多方,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才能实现从“物业管理”到“小区治理”的跃升。

  “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的双向融合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市政协委员、市住建局绿化管理处处长郎倩也表示,物业服务企业原有以“纯市场化”为基础的服务已跟不上各方期许,物业服务正在向半市场化和社会化转变,成为一个“准公益性的服务产品”。同时,物业服务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直接面对业主开展服务所积蓄的资源也逐步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帮手。“在这一过程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扩大‘红色物业’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助力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的双向融合……要构建助力物业企业造血的机制,增强企业提升服务水平、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用“共同缔造”理念打造“宜居物业”

  季平表示,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提升,还需实现“三个跃升”,即从“单兵突进”到“集团作战”的跃升,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治理”的跃升,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跃升,用“共同缔造”理念打造“宜居物业”。

  “‘集团作战’就是要从传统主要依靠物业企业转移到‘党委政府领导、住建部门统筹主管、属地街道社区负责、职能部门配合共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协同共治的轨道上来。”此外,在“精准治理”方面,季平建议,应该尽快建立物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对物业的资金监管,同时,建立合理科学的考评体系,加强对物业企业的考评。

  市政协委员、江苏铭城建筑设计院镇江分院院长颜斌从职业角度提出,做好物业管理首先要有“红线思维”。在物业管理中,预防野蛮装修引起“主体结构安全”问题、私家车堵塞引起的“消防救援通道安全”问题、各种建筑材料飘落导致的“高空坠物安全”问题,必须作为物业管理中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市政协委员、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镇江)公司副总经理沈建国则关注了近年来老旧小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加装电梯。他认为政府部门应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建设协调等方面,主导推动这项工作顺利进行。